發布日期:2025-07-09 14:14:17閱讀:101
近日,湖北省環保產業協會公布了《2024年湖北省生態環境保護實用技術和示范工程名錄》,武漢中科水生申報的“節地型養殖尾水多級循環處理技術”、黃石市黃金山開發區磊山湖入湖口水環境綜合治理(EPC)項目、潛江市熊口鎮集中連片池塘標準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項目、仙桃市張溝鎮集中連片池塘標準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項目EPC總承包成功入選該示范工程名錄。
“節地型養殖尾水多級循環處理技術”是以物理沉淀消除尾水中懸浮物、以曝氣增氧提高水中微生物凈化活性、以生態凈化池中水生動植物的生長吸收營養鹽為基礎,再通過溢流型雙排水溝、潛流型生態護坡措施的沉淀過濾溢流功能減小傳統沉淀池和曝氣池的用地面積,各處理單元通過合理布局形成多級生態處理循環鏈,達到高效水質凈化處理效果。該技術創造性使用“溢流型雙排水溝+潛流型生態護坡”的工藝組合,減少沉淀池、曝氣池的用地面積,實現節省用地的目的,通過多級循環生態處理,提高了處理效率,出水能穩定達到《淡水池塘養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2007)二級標準,部分指標達到一級標準。該技術實施能有效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為實現項目區漁業綠色循環發展奠定基礎。
技術原理圖
仙桃尾水養殖項目運用此技術實施后效果圖
黃石市黃金山開發區磊山湖入湖口水環境綜合治理(EPC)項目建設內容主要為入湖口河港和周邊湖濱帶的生態修復、人工濕地工程等。該項目通過濕地泡、導流槽設置,有效對污水與湖水進行隔離,使污水經過凈化后流入湖泊。通過不同植物的種植搭配、邊坡的巧妙設計使湖濱帶得到更好的修復,形成適宜不同水生動植物生長繁殖的多樣化生境。該工程的實施后,既減少水土流失,消減面源污染,又使污水得到自然凈化,進一步促進了大冶湖環境保護和水質提升。
黃石市黃金山開發區磊山湖入湖口水環境綜合治理(EPC)項目實景圖
潛江市熊口鎮集中連片池塘標準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項目主要圍繞熊口鎮以趙腦村為主的7km2(約1.05萬畝)蝦稻養殖基地上開展的相關建設。建設內容主要為對“蝦稻共作”尾水進行水質凈化,尾水治理設施建設包含一體化提升泵站、四池三壩、在線監測房、風機房及相關配套措施,使日最大處理能力達到10萬m3/d,出水達到《淡水池塘養殖水排放標準》(SC/T9101-2007)二級標準。項目實施后,使連片養殖尾水得到綜合治理,保障排水水質達標,有效削減污染負荷,實現項目區域“水清、產穩、景美、人和”,同時推動當地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潛江實施鄉村振興和產業振興。
潛江市熊口鎮集中連片池塘標準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項目實景圖
仙桃市張溝鎮集中連片池塘標準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項目主要以仙桃市張溝鎮為項目建設區,涉及三同村、西堤村、先鋒村、旭灣村、朱坊村、周家灣村等六個村鎮,處理集中連片池塘面積為10520畝,處理規模為8萬m3/d。該項目創新使用“溢流型雙排水溝+潛流型生態護坡”工藝和“節地型養殖尾水多級循環處理技術”,主要通過排水溝渠生態化改造、“Z”字形擋水設施、生態過濾壩設置進行尾水治理設施、池塘標準化改造及配套設施。削減水產養殖排入的污染物,配套養殖場綠化和景觀,實現養殖尾水的生態化處理,使養殖尾水水質達到《淡水池塘養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2007)二級標準。該項目實施讓張溝鎮先鋒村及其周邊村鎮水產養殖池塘得以標準化改造,養殖尾水得到綜合治理,污染負荷得到有效削減,保障了排水水質達標,改善了區域內水生態環境。
仙桃市張溝鎮集中連片池塘標準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項目實景圖
治水有道 上善之行
地址:武漢市武昌區民主路786號洪廣寶座A座11樓
設計院與聯合研究院地址:武漢市武昌區民主路786號洪廣寶座A座11樓
傳真:027-87304028
微信公眾號